你的位置:首頁 > 互連技術 > 正文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11-22 責任編輯:lina

【導讀】在數(shù)據(jù)轉換器的性能評估體系中,線性度誤差是衡量轉換精度的核心指標之一。這個概念可以形象地理解為:一個理想的數(shù)據(jù)轉換器應當具備完美的線性響應特性,就像一把刻度均勻的標尺;而實際器件由于制造工藝等因素,其轉換特性會偏離理想直線,這種偏離的最大程度就是線性度誤差。工程實踐中通常采用滿量程百分比或LSB(最低有效位)作為計量單位。針對ADC器件,業(yè)界普遍采用碼中心連線法進行測量,其中端點擬合和最佳直線擬合是最具代表性的兩種評估方法,它們從不同角度揭示了轉換器的真實性能表現(xiàn)。


在數(shù)據(jù)轉換器的性能評估體系中,線性度誤差是衡量轉換精度的核心指標之一。這個概念可以形象地理解為:一個理想的數(shù)據(jù)轉換器應當具備完美的線性響應特性,就像一把刻度均勻的標尺;而實際器件由于制造工藝等因素,其轉換特性會偏離理想直線,這種偏離的最大程度就是線性度誤差。工程實踐中通常采用滿量程百分比或LSB(最低有效位)作為計量單位。針對ADC器件,業(yè)界普遍采用碼中心連線法進行測量,其中端點擬合和最佳直線擬合是最具代表性的兩種評估方法,它們從不同角度揭示了轉換器的真實性能表現(xiàn)。如圖1所示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1:積分線性度誤差的測量方法(兩張圖均為同一轉換器)


在端點系統(tǒng)中,以通過原點和滿量程點的直線為基礎測量偏差(增益調整后)。對于數(shù)據(jù)轉換器測量和控制應用,這是最有用的積分線性度測量方法(因為誤差預算取決于與理想傳遞特性的偏差,而非某個隨意的“最佳擬合”),也是ADI公司通常使用的方法。


然而,最佳直線法確實能夠對交流應用的失真作出更好的預測,同時會使數(shù)據(jù)手冊上的“線性度誤差值”降低。最佳擬合直線是基于標準曲線擬合方法,通過器件的傳遞特性畫成,最大偏差即基于該直線測得。一般來說,利用這種方法測得的積分線性度誤差僅為端點法所測值的50%??梢姡@種方法非常適合編制漂亮的數(shù)據(jù)手冊,但對誤差預算分析并不適用。對于交流應用,標定失真比直流線性度更有效,因此,很少需要用最佳直線法來定義轉換器的線性度。


轉換器的另一種非線性度為差分非線性度(DNL)。該項指標與轉換器碼轉換的線性度有關。理想情況下,數(shù)字碼每變化1 LSB,相當于模擬信號變化1 LSB。在DAC中,數(shù)字碼每變化1 LSB會導致模擬輸出正好變化1 LSB;而在ADC中,模擬輸入變化1 LSB,數(shù)字轉換將從一個進入下一個。差分線性度誤差定義為整個傳遞函數(shù)與理想值1 LSB之間的任意最大偏差(或LSB變化)。


當相當于1 LSB數(shù)字變化的模擬信號變化量超過或不足1 LSB時,即存在DNL誤差。轉換器的DNL誤差通常定義為在轉換器整個范圍的任何轉換點的最大DNL。圖2所示為DAC和 ADC的非理想傳遞函數(shù)以及DNL誤差的影響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2:非理想3位DAC和ADC的傳遞函數(shù)


有關DAC DNL的詳細分析見圖3。如果DAC的DNL在任何轉換點均小于–1 LSB,則該DAC 具有非單調性,即其傳遞特性含有一個或多個局部最大值或最小值。DNL大于+1 LSB時,不會導致非單調性,但仍然不理想。在許多DAC應用中(尤其是在非單調性可能使負反饋變成正反饋的閉環(huán)系統(tǒng)中),DAC的單調性非常重要。DAC單調性通常在數(shù)據(jù)手冊中有明確規(guī)定,然而,如果DNL保證低于1 LSB(即|DNL| ≤ 1 LSB),則該器件一定具有單調 性,即使未明確指出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3:DAC差分非線性度詳情


圖4更加詳細地描述了ADC的DNL。ADC可以為非單調,但ADC中過量的DNL通常會導致失碼。就像DAC須避免非單調性一樣,ADC必須避免失碼。同樣,DNL < –1 LSB時會導致失碼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4:ADC差分非線性度詳情


ADC不但可能存在失碼,而且可能具有非單調性,如圖5所示。與DAC的情況一樣,這會導致嚴重問題,尤其是在伺服應用中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5:ADC失碼及非單調性


DAC中不能存在失碼——每個數(shù)字輸入字都會產(chǎn)生相應的模擬輸出。但DAC可能為非單調性,我們前面已提到過這一點。在直接二進制DAC中,最可能產(chǎn)生非單調性條件的地方是兩個碼之間的半量程點:011...11和100...00。如果這里具有產(chǎn)生非單調性條件,一般是因為DAC未得到正確校準或調整。內置非單調性DAC的逐次逼近ADC一般會產(chǎn)生失碼但保持單調。然而,ADC有可能變成非單調——同樣取決于具體的轉換架構。圖5顯示同時具備非單調性和失碼兩種特性的ADC的傳遞函數(shù)。


采用分級架構的ADC將輸入范圍粗略分成多段,每段再分成更小的段——最后得到最終碼。該過程詳見本書第4章。調整不當?shù)姆旨堿DC可能在分級點表現(xiàn)出非單調性、寬碼或失碼,分別如圖6A、圖6B和圖6C所示。這類ADC應進行調整,這樣因老化或溫度導致的漂移在敏感點產(chǎn)生寬碼,而不是非單調性或失碼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6:調整不當?shù)姆旨堿DC相關誤差


定義失碼比定義非單調性更難。所有ADC本身均存在一定的轉換噪聲問題,如圖7所示(將其想像為DVM最后一位數(shù)的相鄰值之間的跳動)。隨著分辨率和帶寬逐漸變高,導致轉換噪聲的輸入范圍可能達到甚至超過1 LSB。高分辨率寬帶ADC一般存在內部噪聲源,可能反射到輸入,作為有效輸入噪聲,與信號相混合。這種噪聲,尤其是與負DNL誤差相結合后,可能使某些(甚至所有)碼在整個輸入范圍內均存在轉換噪聲。因而,有些碼可能沒有相應的輸入來確保該碼為輸出,雖然有些輸入有時可能會產(chǎn)生該碼。


工程師必讀:如何準確理解ADC/DAC的線性度誤差

圖7:碼轉換噪聲與DNL的組合效應


對于低分辨率ADC,可以將無失碼定義為轉換噪聲與DNL的組合,由其保證所有碼均一定量(可能為0.2 LSB)的無噪聲碼。然而,在現(xiàn)代Σ-Δ ADC所實現(xiàn)的極高分辨率下,這是無法實現(xiàn)的,即使是在低分辨率的寬帶寬采樣ADC中也無法實現(xiàn)。這些情況下,制造商必須以某些其他方式定義噪聲電平和分辨率。到底采樣哪種方法并不重要,但數(shù)據(jù)手冊必須明確指出所用方法及預期性能。


我愛方案網(wǎng)


推薦閱讀:

讓液壓系統(tǒng)"聽話"的魔法道具:深度揭秘控制閥的奧秘

征服液壓系統(tǒng)的“隱形殺手”:電液系統(tǒng)噪聲抑制技術全解析

工程師必讀:如何為惡劣環(huán)境選擇可靠的MEMS加速度計

工業(yè)領域的“萬能動力”:直流電機技術全景解讀與選型指南

簡單易行的動態(tài)功率控制方法,讓IDAC遠離過熱困擾


特別推薦
技術文章更多>>
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>>
熱門搜索
?

關閉

?

關閉